邵陽日報·云邵陽客戶端記者 易藍 黃云
“偉記,你什么時候回來?我種的菜豆子結了好多,都可以吃了。”4月15日,陳達軍給遠在廣東出差的袁仕偉打去了電話,他記得上次菜豆子還沒熟的時候,袁仕偉就說過最喜歡吃這種豆子。如今,菜豆子一成熟,陳達軍便迫不及待地將這個好消息分享給袁仕偉。事實上,這樣的電話,袁仕偉在出差期間經常接到,有時是聊聊新種的菜苗,有時是談談公司里的新鮮事,他每次接聽都格外開心。在袁仕偉看來,這種互動,是獨屬于自己和陳達軍的默契,也是兩人多年情誼的見證。
相遇是偶然也是必然
在隆回縣高平鎮堂下橋村,隱匿著一個幾乎被時光遺忘的山谷,袁仕偉和陳達軍就出生于此。因為地理位置偏僻,方圓幾公里只有兩三戶人家,年齡相仿的袁仕偉和陳達軍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彼此最親密的童年玩伴。
后來,袁仕偉外出求學、成家,在浩瀚商海中一路拼闖,成為邵東一家小有名氣的箱包公司老板。而陳達軍因為出生時難產導致大腦缺氧,智商相當于五六歲的小孩,成為了村里人戲稱的“守村人”。
“小時候我們經常一起放牛、一起摘野果,有著最純真的感情。他叫我偉記,我叫他拉子,我們本該一起長大,老天爺卻開了個玩笑,讓他永遠留在了童年。”袁仕偉仍清晰地記得和拉子一起玩耍時的場景,“干農活是件很枯燥的事情,我們就會打打旁邊那些果樹的主意,有時候也撿板栗吃。那時候板栗是公家的,不允許撿,我就喊拉子去撿,不一會兒,板栗手到擒來。”談及此,袁仕偉開懷地笑了笑:“拉子如果干了什么壞事,那一定不是拉子做的,而是后面那個偉記叫他干的。”
童年間的美好情誼,隨著時間流逝,漸漸成為記憶碎片。在不同的人生軌跡中,袁仕偉和拉子漸行漸遠。拉子還是那個拉子,他會在袁仕偉回老家時,送去在山上辛辛苦苦撿的板栗和喂了幾年的雞鴨。然而,歷經人情世故的袁仕偉,看到身形佝僂、衣衫襤褸的拉子時,一度產生了避嫌的念頭,甚至有意和他拉開距離,但又忍不住在給拉子送衣物的間隙,聊上幾句。
轉變發生在2023年年底。一天,拉子鄭重地和回家探親的袁仕偉說想出村當保安掙錢,明年能不能帶他出村。面對發小的請求,袁仕偉有些錯愕,但礙于情面,他還是點了點頭。“之前從來沒想過帶拉子出去。”袁仕偉稱,“后面不到一個月,拉子的母親去世了,再也沒人照顧他了。這時候我想,要不把拉子帶到自己的公司試一試?”
2024年2月,拉子終于邁出了堂下橋村,來到了袁仕偉位于邵東的公司,迎接他的,除了機遇,更多的是困難和挑戰。而此刻,袁仕偉的內心百感交集,他不知道,拉子的到來,對他而言是麻煩,還是驚喜。
“蹭流量”是不能回避的問題
拉子來公司后,袁仕偉安排了幾個保安和行政人員,輪流幫忙照顧拉子的工作及生活起居,教他漱口、洗臉、剪指甲、去食堂打飯等。袁仕偉也常常在工作之余看望拉子,一起聊聊天,問問他干了什么,開不開心。
初來乍到的拉子想當保安,大家就教他敬禮。但拉子像是故意搗蛋一般,一下舉左手一下舉右手,手指總是彎著,掰也掰不直。“練不好敬禮,就不要想著當保安!”得知此事的袁仕偉,一改平日里笑眼盈盈的樣子,眉頭緊鎖,語氣嚴肅。而因為這一句話,拉子練了兩個小時的敬禮,袁仕偉則在一旁默默陪伴。
拉子最終還是沒能成為保安,因為他不識字不會數數,干不了人員進出登記的工作。擔心拉子內心受挫,袁仕偉弄來一些雞鴨和蔬菜種子,專門劃出一塊地給拉子養雞鴨,種蔬菜。如今,公司里的雞鴨和蔬菜被拉子照看得很好,每次袁仕偉從外地出差回來,拉子都樂呵呵地說要抓雞給他吃。
在袁仕偉開會時,拉子會走進會議室給他送糕點,一句“你沒吃中飯”,讓他既尷尬又感動;袁仕偉從外地回來,不管多晚,拉子都會在保安室等他,有一次沒看到拉子,袁仕偉心里竟有些空落落的;拉子說想跟偉記一起出差,袁仕偉就把他帶到北京、廣州,讓他見見外面的世界;和拉子一起吃飯時,袁仕偉總是把最靠近自己的位置留給他,讓他吃飯更安心、更放松……
兩人的相處日常,被袁仕偉的攝影師一一記錄下來,并制作成視頻,發布在袁仕偉的個人視頻賬號中。
“拉子最早出現在視頻中,是2023年年底。那時,我帶著跟拍攝影師回老家,拉子迎面走來,就這么無意間闖入了鏡頭。”袁仕偉稱,令他沒想到的是,視頻一經發布,這個口齒不清、眼光呆滯、走路不穩的新面孔立即引發網友關注,同時帶來了賬號流量數據的迅速攀升。
后來,除了記錄日常,袁仕偉偶爾也會叫上拉子一起直播賣貨。不出所料,拉子的每一次出現,都會帶來一波可觀的流量。
久而久之,大眾對袁仕偉的質疑聲越來越大,“消費拉子”“蹭流量”“立人設”“劇本炒作”等說法在評論區中比比皆是。一時間,拉子仿佛成了袁仕偉的“流量工具”和“賣貨神器”。
面對這份質疑,袁仕偉并不回避。“網友說,讓拉子出鏡就是在消費拉子。但如果大家在這里面都受益,我就是在做一件正確的事情。”袁仕偉說得坦蕩,也問心無愧,“我既然選擇把這個事情公布在網絡上,就沒辦法阻止別人說什么,我們所拍的東西也都是真實發生的,所謂的蹭流量,歸根到底,只是我們更多地選擇發布粉絲們愛看的東西。”
“我爬到了你登不上的山頂,你守住了我回不去的童年”
如今,在袁仕偉的公司,拉子已經可以熟練地從事基礎打包工作,他不再像剛來時那樣怯生生的,甚至能和所有人熱情地打招呼,聊上幾句。在穿衣打扮上,他也越來越講究,尤其是和袁仕偉一起回老家時,一次比一次打扮得整潔、精神,頗有衣錦還鄉的味道。
成長總會伴隨陣痛。在這一年多的時間里,拉子曾因為沒有時間觀念,讓主管產生了他不愿意工作的誤會;也曾受好奇心的驅使,吸了“人生第一支煙”;甚至為了讓偉記開心,收了供貨商的小禮品送給他……每每發現拉子的“不對勁”,袁仕偉總會把拉子叫到身邊,用極其嚴肅的語氣跟他講道理。拉子偶爾也會感到委屈,鬧著要回家,但又在大家的安撫和自己的反思中,打消了這個念頭。
“當初把拉子從村里帶到公司來,確實有很多顧慮,擔心他不能適應,也擔心別人不愿意接納他。”袁仕偉說:“由里到外改變拉子很難,我們就從糾正形象開始,經常跟他說‘把背挺直走’‘不要做怪動作’,讓他慢慢變自信,然后學會尊重他人,再得到他人尊重。我相信,不久的將來,大家都會打心底地接納并喜歡他。”
在同事的眼中,拉子也從最開始的懵懂無知,漸漸成長為了一個多面手:視頻部需要他,他就到視頻部去上班;賣了貨,打包缺人手,他就到包裝部幫忙;平時還割割草,喂雞喂鴨。大家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現在沒有拉子,貨都出不了。”
在今年1月舉行的公司年度總結會上,拉子獲得了2024年度最佳新人獎。領獎臺上,拉子緊緊攥著燙金證書,指尖微微發白。面對臺下此起彼伏的掌聲,他深深鞠了一躬,嘴角帶笑,眼中卻泛起了淚光。
“每個人都有可能是別人眼中的拉子。只有在充滿鼓勵的環境下,人才會變得越來越自信,才能大放異彩。”為此,袁仕偉從不吝惜對拉子的表揚和關懷,而拉子也在一次次鼓勵中悄然蛻變。
現在,拉子的心智更加成熟,但眼神依然清澈明亮。很多時候,袁仕偉覺得只有在拉子面前,才能完全放下自己在生意場上的戒意防備,才能感受到童年時期聽著周圍的牛羊聲和鳥叫聲、躺在草地上邊聊天邊看天空的那種美好。“小時候盼望著長大,長大后才發現這個社會變化很快,很難從容應對,如果能再回到童年,我也想和拉子一樣,不想長大。”袁仕偉說:“我爬到了拉子登不上的山頂,拉子守住了我回不去的童年。無論公司后面發展如何,自己都會盡力成為拉子前行路上的鎧甲,在歲月的風浪里,守住這份難能可貴的純粹。”
編輯:鐘姝
轉載來源:https://nginx-syrb.shaoyangnews.net/syrb/site1/mweb/202504/24/125792022.html?xyt=1745925772517